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皮肤病用药

1、加减龙胆泻肝汤

方药组成:龙胆草、青连翘、干生地、车前子、淡黄芩、生栀子、粉丹皮、泽泻、苦木通、生甘草。

功用:泄肝胆火,清利湿热。

主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湿疡)、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2、加减除湿胃苓汤

方药组成:苍术、厚朴、陈皮、滑石、炒白术、猪苓、炒黄柏、炒枳壳、泽泻、赤苓、炙甘草。

功用:健脾燥湿,和中利水。

主治:带状疱疹(湿盛型缠腰火丹)、慢性及亚急性湿疹(湿疡)、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银屑病(白疕)以及其他疱疹性和渗出性皮肤病等。

3、凉血五花汤

方药组成:红花、鸡冠花、凌霄花、玫瑰花、野菊花。

功用:凉血活血,疏风解毒。

主治:盘状红斑狼疮初期、玫瑰糠疹(风癣)、多形性红斑(血风疮)及一切红斑性皮肤病初期,偏于上半身或全身散在分布者。

4、凉血五根汤

方药组成:白茅根、瓜蒌根、茜草根、紫草根、板蓝根。

功用:凉血活血,解毒化斑。

主治:多形性红斑(血风疮)、丹毒初起、紫癜、结节性红斑(瓜藤缠)及一切红斑类皮肤病的初期,偏于下肢者。

5、多皮饮

方药组成:地骨皮、五加皮、桑白皮、干姜皮、大腹皮、白鲜皮、粉丹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川槿皮。

功用: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主治:慢性荨麻疹。

6、全虫方

方药组成:全虫、皂刺、猪牙皂角、刺蒺藜、炒槐花、威灵仙、苦参、白鲜皮、黄柏。

功用:熄风止痒,除湿解毒。

主治:慢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慢性顽固瘙痒性皮肤病

二、习惯使用的引经药

药达病所。皮肤病的发病部位有其特点,故对引经药的使用尤为重要。

皮损发于头部,藁本或川芎。

面部,菊花、凌霄花。

眼睑部,谷精草。

眉棱骨,白芷。

鼻部,辛夷花。

耳轮,龙胆草。

口唇,芡实。

胸部,厚朴。

腰部,杜仲。

背部,厚朴或杜仲。

腹部,姜厚朴。

乳房,橘皮、橘叶。

肛门,防己。

阴囊,车前子。

女阴,蛇床子。

上肢或手,片姜黄。

下肢,木瓜。

四肢,桑枝。

三、习惯使用的对药

(1)润肤止痒 黑芝麻、胡麻仁、郁李仁。

适合于老年人、皮肤干燥瘙痒伴有便秘者。

(2)调和阴阳 天仙藤、鸡血藤、首乌藤、钩藤。

证属上火下寒、上实下虚、经络阻隔、气血凝滞的阴阳不调症。

方中天仙藤味苦性温,入肝脾肾经,苦主疏泄,性温得以通经,故可活血通络,而使水无不利,血无不活,风无不除,周身上下得以调达。鸡血藤性温味苦微甘,入心脾二经,功能活血舒筋,祛瘀生新,乃行血药中之补品,可治腰膝酸软、肢体麻木、月经不调等症,长期服用可调理气血之运行。

首乌藤性平味甘微苦,入心肝脾肾经,功能养血安神,祛风通络,可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能引阳入阴。钩藤性凉味甘,入肝心包二经,其轻能透发,清能泄热,故可清热平肝,熄风定惊,舒筋除眩,下气宽中。

以上四药合用,可通行十二经,行气活血,通调血脉,舒筋通络,承上启下,以达调和阴阳之功。

(3)补中益气 黄芪、黄精、党参、太子参、佛手参、黑元参、红参、白人参。

(4)中和气血 丹参、丹皮、赤白芍。

(5)扶正驱邪 乌蛇、秦艽、川连、漏芦、白花蛇舌草。

(6)清心火 莲子心、连翘心、栀子仁。

(7)养阴益肾,引火归原 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车前子、覆盆子、肉桂。

(8)消肿利水 抽葫芦、仙人头、水葱、车前子。

(9)强心 石莲子、建莲子、莲须、紫石英。

(10)宽胸理气 荷梗、厚朴、合欢花皮、石莲子。

(11)清血分热 生地炭、双花炭。

(12)理气止痛 元胡、川楝子、炒乳没。

(13)口腔糜烂、溃疡 金莲花、金雀花、金果榄、藏青果、马蔺花子。

(14)托里生肌 黄芪、党参、土炒白术、土炒全归。

(15)活血破瘀 三棱、莪术、鬼箭羽。

(16)除湿健脾 生白术、生薏米、生扁豆、生芡实、生黄柏、生枳壳。

(17)健脾燥湿 炒白术、炒薏米、炒扁豆、炒芡实、炒黄柏、炒枳壳。

(18)养阴凉血清热 南北沙参、耳环石斛、生地炭、双花炭、二冬、黑元参。

(19)益气 黄精、黄芪。

(20)软坚散结 橘核、荔枝核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普度众生,救苦救难。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