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补阳药

补阳剂是治疗肾阳虚证的方剂;

补阳剂是治疗肾阳虚证的方剂。
肾阳虚证症状表现有腰膝酸痛,四肢不温,酸软无力,少腹拘急冷痛,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阳萎早泄,肢体羸瘦,消渴,脉沉细或尺脉沉伏等。
常用药物有附子、肉桂、杜仲、巴戟天、补骨脂等,代表方如肾气丸、右归丸等。
—1—
肾气丸
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
干地黄八两(240g)
薯蓣(即山药)四两(120g)
山茱萸四两(120g)
泽泻三两(90g)
茯苓三两(90g)
牡丹皮三两(90g)
桂枝一两(30g)
附子一两,炮(30g)
【用法】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现代用法:混合碾细,炼蜜和丸,每丸重15g,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下。或根据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尺脉沉细,舌质淡而胖,苔薄白不燥。以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证。
【方解】本方治证为肾阳虚,命门之火不足。
腰痛脚软,下半身欠温,少腹拘急,俱为肾阳不足,不能温养下焦;小便不利,是由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
痰饮、脚气均由肾阳虚不能蒸津化液,上泛则为痰饮,水湿下积则为脚气,上入为少腹不仁;小便反多,是由肾中阴阳俱虚而成下消之证;转胞亦由肾气不足,水聚不化所致。
故本证治法,是以温补肾阳为主。方用干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脾,辅助滋补肾中之阴;并以少量桂枝、附子温补肾中之阳,意在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气。
《医宗金鉴》有谓:“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其目的在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方中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丹皮清泻肝火,与温补肾阳药相配,意在补中寓泻,以使补而不腻。
本方配伍方法,属于“阴中求阳”之类,正如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附方】:(1)《济生》肾气丸(原名加味肾气丸,出于《济生方》)
组成
熟地黄半两(15g)
炒山药一两(30g)
山茱萸一两(30g)
泽泻一两(30g)
茯苓一两(30g)
牡丹皮一两(30g)
官桂半两(15g)
炮附子二个
川牛膝半两(15g)
车前子酒蒸,一两(30g)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功用: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主治:肾阳不足。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2)十补丸(济生方)
组成
附子炮,去皮,二两(60g)
五味子二两(60g)
山茱萸取肉,一两(30g)
炒山药一两(30g)
牡丹皮一两(30g)
鹿茸去毛,酒蒸,一两(30g)
熟地黄酒蒸,一两(30g)
肉桂一两(30g)
泽泻一两(30g)
茯苓一两(30g)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酒汤下。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气不足,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羸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
《济生》肾气丸、十补丸均由《金匮》肾气丸加味而成,都有温补肾阳的作用。
前方是增加牛膝、车前子,温肾以利水消肿,常用治于肾阳虚的水肿;后方是增加鹿茸、五味子温肾壮阳、纳气归肾,常用治于肾阳虚损,精气不足等证。

【文献摘录】
柯琴:“命门之火,乃水中之阳。夫水体本静而川流不息者,气之功,火之用也,非指有形者言也。然火少则生气,火壮则食气,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
所云火生土者,即肾家之少火,游行其间,以息相吹耳。若命门火衰,少火几于熄矣。欲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是藏心于渊,美厥灵根也。命门有火,则肾有生气矣。
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斯知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也。且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则脾胃因虚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虚火不归其部而失血亡阳者,亦纳气而归封蛰之本矣。”(《名医方论》)
—2—
右归丸
出自《景岳全书》
组成
大怀熟(地)八两(240g)
炒山药,四两(120g)
山茱萸 微炒,三两(90g)
枸杞 微炒,四两(120g)
鹿角胶 炒,四两(120g)
制菟丝子,四两(120g)
杜仲 姜汁炒,四两(120g)
当归三两(90g)
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60~120g)
制附子自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60~180g)
【用法】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弹子大,毎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其效尤速(现代用法:配作蜜丸服,每丸约重15g,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服。或按原方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
【功用】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或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大便不实,甚则完谷不化;或小便自遗;或腰膝软弱,下肢浮肿等。
【方解】本方在原书主治“元阳不足,先天禀衰,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或“阳衰无子”等证。
本方主治诸证,虽有病起中焦或下焦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不一,但其总的病因病机,仍如原书所说:“元阳不足”。
故本方立法“宜益火之原,以培右肾之元阳"。培补肾中元阳,必须“阴中求阳”,即在培补肾阳中配伍滋阴填精之品,方可具有培补元阳之效。
方中桂、附加血肉有情的鹿角胶,均属温补肾阳,填精补髓之设;熟地、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杜仲,俱为滋阴益肾,养肝补脾而设;更加当归补血养肝。诸药配伍,共具温阳益肾,填精补血以收培补肾中元阳之效。
本方组成,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减去“三泻”(茯苓、泽泻、丹皮),增加鹿角胶、菟丝子、社仲、杞子而成,加强补益肾中阴阳的作用,减少用“泻”妨补之力,以使药效更能专功于补。
本方在原书中的加减法如下:
1、阳衰气虚,必加人参以为之主,或二、三两,或五、六两,随人虚实以为增减。盖人参之功,随阳药则入阳分,随阴药则入阴分,欲补命门之阳,非人参不能捷效。
2、如阳虚精滑,或带浊便溏,加补骨脂酒炒三两。
3、如飧泄、肾泄不止,加北五味子三两、肉豆蔻三两,麸炒去油用。
4、如饮食减少或不易消化,或呕恶吞酸,皆脾胃虚寒之证,加干姜三、四两炒黄用。
5、如腹痛不止,加吴茱萸二两,泡半日炒用。
6、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连皮四两。
7、如阴虚阳痿,加巴戟肉四两、肉苁蓉三两、黄狗肾一、二付,以酒煮烂捣入之。
【附方】右归饮(《景岳全书》)
组成
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6~30g)
炒山药,二钱(6g)
山茱萸一钱(3g)
枸杞二钱(6g)
炙甘草一、二钱(6g)
杜仲 姜制,二钱(6g)
肉桂一、二钱(6g)
制附子一、二、三钱(9g)
水二钟煎至七分,食远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肾填精。
主治:肾阳不足。气怯神疲,腹痛腰酸,肢冷脉细,或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
—3—
总结
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是据《难经・三十六难》“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的理论发展而来。
左肾属水主阴,右肾属火主阳,故“左归”是“滋阴补肾,使阴精得归其原”;“右归”是“温阳补肾,使元阳(命火)得归其原”。
在方剂发展方面,左归丸、左归饮与六味地黄丸功用相近;右归丸、右归饮与《金匮》肾气丸功用相近。
所不同者,六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都是“补”与“泻”相配,而左归、右归的配伍是侧重于补阴或补阳。
所以方剂的发展,在功用上有共同之点,在配伍上则各有侧重,其中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