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救世基督像

里约热内卢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语:Cristo Redentor)是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型耶稣基督雕像,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科科瓦多山顶,重一千一百四十五公吨,高三十八公尺,张开的双手宽28公尺,由波兰裔法国艺术家朗多夫斯基(PaulLandovsky)所设计,他一九二六到一九三一年间先在法国造好雕像片段,然后运到巴西组装,整体采用水泥材质,历时四年建成,也堪称是巴西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在里约市区里几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见它!耶稣像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科科瓦多山顶,基座同时也是一座能够容纳150人的天主教堂。

建造过程

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于1850年代中期,那时一个天主教主教佩德罗·玛丽亚·博斯请求巴西帝国的伊莎贝尔公主筹措资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纪念物。伊莎贝尔公主对这个主意不是很在意,而当巴西在1889年成为共和国后,这个设想完全被政府否定,因为当时的法律强制规定必须政教分离。 第二次"在山上建立一个地标"的提议是里约热内卢大主教在1921年提出的。大主教组织了一个叫做"纪念像周"(Semana do Monumento)的活动来吸引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基督雕像的设计要求包括:须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有一座手持地球的耶稣基督像和一个象征世界的基座。最后选择了"救世基督展开双臂"为设计外型。 这座纪念雕像由法国纪念碑雕刻家保罗·兰多斯基设计,当地的工程师海托·达·席尔瓦·科斯卡监督建设。一组工程师和技师团研究了兰多斯基的设计方案,并决定以钢筋混凝土代替钢材,以便更适合十字架形状的雕像。科斯卡和兰多斯基决定以滑石作为雕像的外层材料,因为它有柔韧性高的特点,而且能够抵抗恶劣的天气。里约热内卢还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铁路,以便将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块石料运到山顶。


建造技术

由外壳和内部填充物构成,外壳参考当时著名的雕像设计师Aleijadinho惯用的一种pedra-sabao石材。还有一些钛金属。填充物,是一种砂、糖和鲸鱼油的混合物,并用电的原理破坏了其中的化合物盐的结构。整体组装采用了水泥材质。在法国制造各大部件,到巴西组装,和自由女神像差不多,巨像里面装有电梯。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普度众生,救苦救难。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