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博士自杀启示

荀子《劝学》曾言: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求学是为了“知明而行无过”。

隋唐之后,科举制大兴。在此之后,先意是“知明而行无过”的求学成了: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求学是为了登于庙堂之上而“先天下之忧而忧”。

可如今,父母长辈们用“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车马多如簇”敦促着孩子学习。“求学”的意义在长辈们的眼中,仿佛是为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为了完成父母未竟的“学霸梦”,为了成为人人称羡的“人上人”。

现在我们反思:求学的意义似乎越来越被物质化,无止尽的攀比。“为了什么求学”好像变了太多。



来自父母的过大压力,会将孩子逼入绝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每一位父母最简单真诚的愿望。可如果这个愿望找错了出力点,变得“势利”、“蛮横”和“强权”。那作为弱势群体的孩子,又该如何自处呢?

即使再优秀,也还不够

“此生缘尽,只愿没有来生”这是一位浙大博士在跳钱塘江轻生之前,留下的只言片语。

遗言中他对妈妈说:“对不起,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剩下愧疚,只愿下辈子投胎不做您的孩子,也不想再让您受伤。”

“爸、妈,我会自卑”

“妈,我考了全校73名。”“才73名啊。”这是参加完高考之后跳河轻生的小斯(化名),遗书中节选的两句和母亲的对话。

优秀的17岁青春年华,戛然而止。吃饭打嗝被打耳光,考98分被骂,因为想喝花生牛奶,被打一鼻子鼻血。

一个渴望阳光,渴望家庭温暖的优秀男孩,却因为父母的谩骂讽刺,在青春年华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连续八年成为世界上儿童自杀人数第一大国。中国儿童在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45.5%)。

压力,逼出了恶魔

妈妈,如果您不顾我的感受,一味刺伤我,我只会越来越自卑、怯弱,那将让您更伤心这是一位15岁初二学生文文(化名)弑母后,当晚写下的忏悔式作文中的一句话。

2016年北大学霸吴谢宇弑母案;2009年15岁初二学生文文(化名)伙同同学弑母案;2000年轰动全国的“好学生”徐力弑母案。是什么让孩子们变成了魔鬼?答案不言而喻。



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逼孩子学习?

01 美好的初心

“盼孩子好”是每一位父母最朴实的期盼、最单纯的初心。我们真心希望孩子能够在他自己人生的舞台上,展现出优秀的一面。就像龙应台对安德烈的期望一样: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02 焦虑心理作祟

逼着学奥赛、逼着上辅导班、逼着学特长。多少妈妈一边正言厉色地“命令”孩子必须去学习,一边因为孩子的辛苦而悄悄落泪。

做父母也无奈,别人的孩子都在学,我的孩子万一被落下了、被淘汰了怎么办?我给他报个班让他赶紧去补补课。别人的孩子这个会跳舞、那个会画画,我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可怎么办?赶紧周末找特长班开始努力。

学,必须学,还得学得好。别人都有的,我们都得有。我们要做全能的,做拔尖的。一旦赶不上父母心中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就会心慌着急,这是虚荣心作祟+控制欲型父母。



03 自己不会飞,下个蛋,让蛋飞

网友一句话点评:“有种鸟很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 要下一代使劲飞。”父母没有实现的“学霸”梦想,却强加在孩子身上。

有多少父母的私心里是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多的荣誉,而自己也可以“与有荣焉”。



04 物极必反,孩子也会反弹

不逼自己一把,你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这句本是励志的积极能量,加上了父母无止境的压力,却变成了“孩子就像海绵,多挤挤,自然就没有水分,变成纯干货”。

“逼迫型教育”就像弹簧,孩子被压迫得越深,反弹也就越严重。一旦这个压力撤去,孩子的前进方向会陷入迷惘。被逼迫型的孩子自制力差,脱离的父母的约束后,可能会直接随波逐流,放任自我。



05 回归家庭教育的本质

孩子来自父母的教育,应该以“如何成人”为基准,而不是几个数字分数就能代表的人生。分数不能代表知识,也不是衡量好孩子和坏孩子的标准。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功课效率低,家长急,难道孩子自己就不着急吗?成为差生,最痛苦的可能是孩子自己。

放下对分数的执念,多爱孩子,而不是爱分数。学习成绩不可能代表孩子的一生,热情大方、积极自信的健全人格,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养分”。



怎样做合格的父母?

01 用爱引导孩子爱人与被爱

爱是生命的永恒动力,爱就应该爽朗地表达出来。四川达州17岁轻生的小斯(化名),因为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他放弃了这个社会。

爱孩子更应该正面地关怀和包容,亲子家庭生活不是一味的说教、命令或者掌控。以上下级的姿态去和孩子沟通,只会回馈隐忍的屈服,没有真情实感。

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应该爱孩子的人,为什么吝啬你对孩子的爱?只有孩子感受到了纯净的爱,他才懂如何爱生命,如何爱别人,如何爱上这个社会。



02 和孩子一起放慢脚步,享受生活

鲁迅在《我要怎样做父亲》中写道:

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

我们想要孩子快快长大,想要他们能一夜之间就掌握在这个社会生存的本领。于是我们以成人的意识去要求孩子,牺牲孩子的玩乐的童年,剥夺孩子天真的玩具,焦虑的期盼孩子快快“成人”。

这种焦虑的社会心态,难道不是揠苗助长吗?

不要期盼孩子成为“小大人”,天真何其珍贵?和孩子一起度过他纯真的童年,享受这亲密无间的亲子生活。因为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只能面对他渐渐远去的背影。



03 教会孩子摒弃功利浮躁

孩子的成长不是为了满足我们成年的某种需求,某种未曾实现的“梦想”。这种带着功利心的教育,必然会复刻一个同样人格的孩子。原生家庭中的黑暗,是孩子人格中无法填补的缺陷。

而父母爱孩子、懂孩子、期望孩子成为温柔的人,首先也要以一个同样温柔的心境对待孩子。请放下功利、放下浮躁,教会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淳朴、自然和踏实。



在中国式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中,父母的权威是不可挑战的、不可更改的。我们的孩子“不是”我们的孩子,他是我们的员工,我们的附属品。

孩子们迫于父母的压力、迫于社会大环境的传统,选择了隐忍,选择了压抑。我们用霸权,用权威,用蛮横,强迫孩子屈服,把心理压力全部压制在孩子身上。

那么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我们有想过吗?国内官方数据曾给出答案,在中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6-32.0%,高校约有20%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

是我们这些代表着权威的父母,给孩子带去了不能反抗的命令,让他们默默承受着心理健康的困扰。

给孩子更多的信任与关怀,少一些苛责与压力,只有快乐与爱才能养育出健康和有成就的孩子。小梦老师希望与各位家长共勉!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普度众生,救苦救难。

返回列表